秘克琳神父與孫悟空的逆天之路

虛實交錯呼應的西遊記前傳世界

蘭陽舞蹈團《逆天行》

 

 

蘭陽舞蹈團,全世界第一個在天主教教宗前演出的表演藝術團體,四十七年來為台灣培育了許多舞蹈人才,那如彩蝶般的美麗舞影,曾到三十多個國家進行超過千場的演出,在世界各地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與讚嘆。

1964年,天主教靈醫會的秘克琳神父從西方義大利半島遠渡重洋來到東方寶島台灣,傳播上帝福音。初到之時,他走訪羅東及澎湖的聖母醫院,覺得台灣的醫護工作及教堂發展得不錯,陸續走訪一年多後發現,台灣在藝術文化教育的發展上還相當貧乏,但是醇美的風土民情、迎風的稻浪勤勞的人民、興盛的民俗活動廟宇慶典,這一切與義大利精緻風情大異其趣但卻另有一份貼近人心的純樸之美,再再讓他感到新奇與驚豔,獨特且無法被取代。

「台灣需要發展文化藝術,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部份!」當這個念頭在秘神父心中萌芽、茁壯,這位來自文藝復興發源地的神父選擇了一條不同於其他神父的道路:推展台灣文化藝術,勇往直前。

在唐僧西遊取經的兩千多年前,孫悟空在結拜兄弟牛魔王和岳父龍王的見證祝福中,於水簾洞與龍宮公主拜堂成親,不料遇到天神決定「清洗」一次凡間,將生靈盡掃入幽冥界,為了保護摯愛友人,為了讓凡間回復原來模樣,孫悟空決定向天討回原有的幸福,絕不退怯!

1966年,在許多的阻礙與困難中,秘克琳神父在羅東鎮北成天主堂的小教室成立了「天主教羅東青年育樂中心」,在這個簡陋的教室裡,秘神父開辦了舞蹈、國樂、美術、跆拳道等課程,其中習舞的小朋友表現頗為傑出,草創不到幾年就代表宜蘭縣,獲得當時台灣省舞蹈比賽總冠軍,帶給秘神父莫大鼓舞。為鼓勵當時的小朋友學舞, 除了不必繳交學費, 秘克琳神父還騎腳踏車或三輪車,親自接送小朋友,並且登門拜訪對學舞不熱衷的家長,以他生硬的國語以及比手畫腳的工夫說服家長,讓家長願意將小朋友交給一個老外學舞。漸漸的,蘭陽舞蹈團的雛形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慢慢浮現。

悟空擊敗十代冥王,從幽冥界救出龍宮公主、龍王、牛魔王,接著要逆上八重天,見天神!

1974年,台灣連續幾年面對退出聯合國、國際關係風雨飄搖之際,秘克琳神父突破種種外交上的困境,帶著14位年僅9~14歲的蘭陽舞蹈團小朋友們跨過大洋,到義大利三個月演出六十多場,獲得當地民眾熱烈迴響,並獲梵諦岡教廷 教宗保祿六世召見勗勉,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教宗面前演出的表演藝術團隊。之後數十年,秘神父不斷地帶領蘭陽舞蹈團走出台灣,讓典雅優美的東方民族舞蹈呈現在世界各地舞台,為台灣贏得掌聲與讚譽,建立真摯的國際情誼,成為台灣成功、美麗的國民外交。

第一重天,象徵原始恐懼的蛇神摩呼羅迦;第二重天,象徵對自我懷疑的法樂神緊那羅;第三重天,象徵大自然無上力量的大翅金鳥迦樓羅;第四重天,象徵失控情緒、毀滅憤怒的阿修羅;第五重天,象徵迷心魅惑的香神乾闥婆......眾人一重重的打上去,公主受傷了,牛魔王和龍王不見了,悟空疲累了,掉入回憶之中......回憶中,悟空看到當年還是美猴王的自己,划著竹筏渡海尋仙......

1994年,秘神父促成台灣加入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C.I.O.F.F.組織(國際民俗藝術節協會),成為正式會員國,並從1996年第一屆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開始,邀請許多國家的民俗舞蹈團隊來台演出,成功開啟另一扇台灣與世界接軌的窗口,讓全世界更多人以另一種深入台灣的形式,認識台灣文化優美的一面,並將這美好的回憶帶回他們的國家,讓台灣藉由另一形式走出去。

孫悟空發現教他仙法的菩堤祖師竟是二郎神所變......二郎神打傷了悟空......悟空逃到海底......與水族嬉戲舞蹈的龍宮公主喚醒悟空......懷中抱著共舞的公主,是初次相遇的她?但她怎會如此愛憐的看著自己?......手中緊握著的,是消失的公主變成的金篐棒......大破六重天的夜叉、七重天的龍,來到八重天天帝與眾天神面前......如來說,如果要回復凡間的原貌,就必須一切重來、重回輪迴......於是,孫悟空變回了那顆將在未來生出石猴的石卵......

2013年,這個世界處在大大小小許多混亂的變局裡,蘭陽舞蹈團決定要重新美麗蛻變,於是,藝術總監陳慧如邀請十年前曾經合作過的導演王立安,打造充滿挑戰的舞劇《逆天行》。《逆天行》從孫悟空開始,述說一個全新而又簡單的、追求社會正義而勇敢「逆天」的故事,正如同四十七年前秘克琳神父覺得台灣民間需要文化藝術教育、台灣需要走出去而不懼困難阻擾所做的一切,孫悟空也要突破八重天重重關卡以求扭轉乾坤,讓凡間重獲幸福。

由於孫悟空的題材已經有太多太多的作品出現過,經過將近半年的討論,《逆天行》選擇了「東方神話的簡約」作為設計形式的方向:舞台設計黃日俊以天界神兵組成每一重天的主要象徵,以能夠組成地獄血圖的十面鑼架代表十代冥王;服裝設計林秉豪以東方抽象神話來設計一百多套衣服數十個角色;影像設計劉邦耀以甲骨文為主要元素來設計全劇的影像視覺。

在動態表演藝術上,編舞陳慧如大量運用「東方陣形」於舞蹈設計中,在東方傳統舞蹈中巧妙運用西方現代舞蹈劇場元素,並嚐試回到原點,重新從肢體中找尋符合東方神話的語彙。在與音樂設計李哲藝為《逆天行》創作的十多首豐富多元的音樂撞擊,經由燈光設計李忠貞更深一層的詮釋,《逆天行》展現出不同於蘭陽舞蹈團往年風格的作品:有著魔幻的風格與迷幻的意境,八重天像是八道截然不同的電玩大關,五重天內那一場孫悟空重回渡海/人間追尋/仙山求道/二郎追殺/水族之舞/公主愛戀的「回憶?」又是一場分不清虛實的幻境,水簾洞「當下」可愛的群猴之舞和幽冥界「時間跳耀」的詭異肅殺產生極端的反差衝擊......。

其實《逆天行》的反差衝突從舞作還未誕生前就開始了,整個半年中,導演王立安在腦袋裡不停的自我衝突撞擊,產生的混亂亦引發了設計群的衝突撞擊,即使已經開排許久,編創的衝突與撞擊仍未停歇,主要就是希望「東方神話的簡約」與各個元素反差衝突撞擊出的《逆天行》,是在控制與失控中取得平衡後,具有自己生命樣貌的「新舞作」,是真正破繭而出、美麗蛻變的彩蝶,繼續為台灣多元優美的藝術文化傳承飛舞。

 定裝  

arrow
arrow

    跨界國際整合行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